4月11日是 “世界帕金森病日”,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总数已经达到了250万之多,5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约为1%,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.7%,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“第三杀手”。
一、什么是帕金森病?
帕金森病( Parkinson' s disease, PD) , 又称为“震颤麻痹”,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具有特征性运动症状,包括静止性震颤、运动迟缓、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,还会伴有非运动症状,包括便秘、嗅觉障碍、睡眠障碍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、认知障碍。
二、临床症状表现
1.运动症状:
静止性震颤:大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部位,静止体位时出现或症状明显。发病时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"搓丸样”动作。
肌强直:患者肢体可出现“铅管样强直”或“齿轮样强直”。 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特殊的屈曲体位或姿势,甚至生活不能自理。
运动迟缓:早期患者出现手指精细动作缓慢,如解纽扣或扣纽扣、系鞋带等动作,尤为明显。
姿势平衡障碍:在疾病中晚期出现,表现为患者起立困难和容易向后跌倒,表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。
2.非运动症状
感觉障碍:早期可能出现嗅觉减退,疾病的中晚期伴有肢体麻木、疼痛。
睡眠障碍:夜间多梦,伴大声喊叫和肢体舞动。
自主神经功能障碍:可能伴有便秘、多汗、排尿障碍、体位性低血压等等。
精神障碍:约有50%的患者伴有抑郁,也常常伴有焦虑情绪。在疾病晚期,约15%-30%的患者出现认知障碍,甚至痴呆。最多见的精神障碍是视觉出现幻觉,即幻视。
三、中医症候诊断
帕金森病在中医属“颤证”和“痹症”范畴,颤病(帕金森病)临床常见证候:
1.肝血亏虚,风阳内动证:症状表现为肢体颤振,项背僵直,活动减少, 面色少华,行走不稳,头晕眼花,心烦不安,不寐多梦,四肢乏力,舌质淡,苔薄白或白腻,脉弦细。
2.痰热交阻,风木内动证:症状表现为头摇肢颤,神呆懒动,形体稍胖,头胸前倾,活动缓慢,胸月完痞闷,烦热口干,心中懊恼,头晕目眩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舌质红,舌苔黄或黄膩,脉弦滑数。
3.血脉瘀滞,筋急风动证:症状表现为头摇或肢体颤振日久,面色晦暗,肢体拘痉活动受限,项背前倾,言语不利,步态慌张,皮脂外溢,发甲焦枯,舌质紫暗或夹瘀斑,舌苔薄白或白膩,脉弦涩。
4.肝肾阴虚,虚风内动证:症状表现为肢摇头颤,表情呆板,筋脉拘紧,动作笨拙言语謇涩,失眠多梦,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,小便频数,便秘盜汗,舌质红,舌体瘦小,少苔或无苔,脉细弦或细数。
四、中医特色疗法
中医对帕金森病有其独立的病理病机、辩证分型理论,中药治疗对于症状改善有一定作用,显著、稳定的疗效在继续考证与发展中。
1.中药治疗。可根据不同证型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。
2.针灸治疗。根据辨证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,如体针、耳针、艾灸、中药泡洗技术等疗法。
3.头针治疗。取穴:舞蹈震颤控制区、运动区、足运感区。
操作:取患侧对侧穴位,头针选用1.5-2寸毫针,进针时针身与头皮呈30在帽状腱膜下将针身进到23后快速平稳捻针,使局部产生热、麻.重压感,每隔5-10分钟行针1次或配合电针,留针30-40分钟,10次1疗程。
4.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运动疗法。每日清晨及晚餐前练习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每次40分钟,15天1个疗程。可改进患者的平衡性和步态稳定性。
5.推拿治疗。按揉头面百会、印堂、太阳穴等穴各2分钟,捏拿上肢曲池、手三里、外关、合谷等穴,从肩部到腕部,重复5-10遍。用拳背点按腰部脊柱旁脾俞、肝俞、肾俞穴各1分钟,动作轻柔和缓,1天1次, 10次1疗程。
五、家庭护理:
1.注意服药。帕金森患者需要长期服药,因此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服药效果及药物的副作用,以利于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与种类。
2.主动运动。鼓励早期病人多主动运动,培养业余爱好,继续工作,以防患者因病情导致抑郁,悲观厌世。
3.加强锻炼。平时注意患者的姿势与步态的训练。日常生活尽量让病人自己完成,但要注意保护病人,防止病人跌跤。
4.防止便秘。平时多吃蔬菜、水果或蜂蜜,避免刺激性食物,戒烟限酒等。
5.调理情志。鼓励帕金森患者配合治疗,保持心情舒畅,积极乐观应对疾病。
6.预防感染。晚期卧床不起的病人,加强口腔护理,应帮助其勤翻身,在床上多作被动运动,以防止关节固定、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。
道县中医医院中风科主治医师何剑云介绍,帕金森病不是致命性的疾病,对人的寿命影响不大。然而,如果对病情听之任之,严重者会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,并伴随严重的抑郁等情感障碍,极大危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。
他表示,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从基因遗传角度,不可预防,目前帕金森病临床应用的治疗手段,也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,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,更无法治愈,但从健康促进作用角度,早发现早治疗,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,可以保护神经元,减少神经元的死亡,延缓病情进展。预防措施主要有:
一、合理饮食,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防治脑动脉硬化;
二、避免接触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,如有机杀虫剂、一氧化碳、汞及锰等;
三、慎用氯丙嗪、利血平等可引起震颤麻痹的药物;
四、注意体育锻炼和脑力劳动,延缓脑衰老;
五、有帕金森病先兆者应积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来源:道县融媒体中心
作者:唐海莲
编辑:义婷
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daoxian.rednet.cn/content/646848/55/137223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