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道州龙船 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

来源: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熊纯车 编辑:义婷 2023-06-21 11:29:29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道县古称道州,有两千多年的建制史。作为理学文化奠基者周敦颐,也就是濂溪先生的故乡,湖湘文化大本营岳麓书院至今仍挂着“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”的门楹,道县自然成为了湖湘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。

其实,不仅仅是理学文化,湖湘文化另一个重要的源头,古楚文化在道县民间,仍占据着独特的地位,特别是古楚文化中的龙舟文化,在这里已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城市所能拥有的深度和广度。

五月五,龙船下水打烂鼓。这是流传在道县民间的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,说的是每年五月端午期间,道县民间龙船下水,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的热闹场景。

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,配图01_副本.jpg

(图/周杰)

道县的龙舟与其它地方的龙舟不同,在道县龙舟不叫龙舟,而叫龙船。其实,这不仅仅是各地方言语境中的不同,道县的龙船,虽说还是普通人认知中的龙舟,但从体形看,它的确比全国其它地方的龙舟大,外观也有着些许差别。

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,配图04_副本.jpg

(图/周杰)

特别是龙头,在道县,除了龙头,还有凤头、麒麟头、虎头形龙船头。其实,宋代之前,各地都延续龙船这一习俗,特别是湖南、四川两地龙船竞渡极具规模,封建统治者怕这一习俗愈演愈烈,难以控制,赵匡胤曾经三次传旨,不准湖南、四川一带人民“为龙舟戏”。

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,配图05_副本.jpg

(图/周杰)

道县龙船便是从那时开始,有了不一样的龙头造形。既然封建统治者不让划龙船,那道县人干脆就划凤船、虎船、麒麟船。道州龙船并没有因统治者的主观臆断停滞,由于群众从内心喜爱,所以千百年来得以传承,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。清光绪三年修《道州志》记载:“(道州)五月端午,城市龙舟竞渡于东西洲,鼓声喧震,观者如堵。”

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,配图02_副本.jpg

(图/周杰)

之后的历史,反反复复,龙头造形虽被重新恢复,但念旧的道县人,却依旧保存了凤头、麒麟头、虎头形龙船头这一习俗。据记载,明朝万历三十六年,官府借口维护治安,禁止潇水竞技,县城东阳坊将其“九龙二虎”11艘龙船悄然移至城北大坝塘竞技……这里的“九龙二虎”中的二虎,便是虎形龙船头。

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,配图03_副本.jpg

(图/周杰)

宋以来,各地龙舟屡屡被禁,唯独道县人龙船赛依旧,绵延千年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由于当地这一风俗从未中断,道县龙船,或许是最接近千年以前的龙舟习俗。

道县龙船一般配有24人,这也比普通龙舟人数要多。除了20人的桡手外,道县龙船还分别配有指挥、鼓手、锣手、舵手,一应俱全,非常具有仪式感,同时,新船下水,开赛之前都有一套极为繁琐的仪式,这从中也能看出道县龙船除了竞技,也同样拥有强大的祭祀功能,这或许就是龙舟最初的模样。

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,配图06_副本.jpg

(图/周杰)

鉴于此,2021年,道县龙船习俗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如今,道县龙船赛事早已不止是当地人文民俗的盛会,其也是了解古楚文化甚至中华文化的重要文化密码。

来源:道县融媒体中心

作者:熊纯车

编辑:义婷

本文链接:https://daoxian.rednet.cn/content/646740/65/12783288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
sClass("xl_share")){ shareTo("WB","道州龙船 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") }else if($(e.target).hasClass("qq_share")){ shareTo("QQ","道州龙船 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") } }) })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