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食品安全:警惕!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

来源: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道县食安办 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:何化继 2021-04-13 15:22:24
—分享—

食品安全:警惕!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

进入雨季,雨水充沛,气温升高,野生蘑菇大量生长。由于公众对有毒蘑菇普遍缺乏辨别知识和能力,且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,经烹调加工或者晒干都不能消除,因此极易导致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,一旦误采误食,发病急、无特效药物,病死率高,对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极大。

图片5.png

一、识别毒蘑菇六问

(1)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蘑菇呢?

答:蘑菇是否有毒,肉眼无法识别。

鉴别蘑菇是否有毒,民间有一些说法,但其实并不可靠,比如依据颜色是否鲜艳、生蛆、长虫、有没有酸臭味,煮后是否使大蒜和银器变黑等来判断有没有毒,这是不科学的。在我国,毒蘑菇约有100种,据资料记载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。许多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,甚至非常相似。因此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。

(2)野生蘑菇中毒症状有哪些?

答:毒蘑菇中的毒素十分复杂,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毒素,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蘑菇中。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,按症状分为胃肠炎型、神经精神型、溶血型、肝脏损害型、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。

(3)在食用野生蘑菇后,如何从人的体表特征来分辨是否中毒?

答:大多数毒蘑菇中毒早期都会出现无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,有的病例表现为兴奋、抑郁、幻觉、步态蹒跚,还有的可出现黄疸、血尿,肝区疼痛等,还有表现为身体的暴露部位经日照后出现如面部肿胀,疼痛,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等。

各型蘑菇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,最快的10分钟,最长的1-2天,其中溶血型和肝脏损害型中毒较为严重,特别是肝脏损害型,病情凶险,如不及时治疗,死亡率极高。

(4)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症状消失后,是否即表示已经痊愈?

答:野生蘑菇中毒初期表现为胃肠道症状,有的患者1~2天后症状缓解或消失,精神状态较好,给人以病愈的感觉,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并造成损害,我们称之为假愈期,大约经过1-2天,病情突然恶化,危及生命。因此,蘑菇中毒患者症状消失后还应观察1-2天,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,防止因假愈而耽误治疗。

(5)发生野生蘑菇中毒后,应该怎么处理?

答:目前对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。如果不慎食入,应尽早通过催吐、洗胃、导泻、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。并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。

(6)如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?

答:蘑菇种类繁多,毒蘑菇中的毒素难以去除和破坏,因此,预防有毒野生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自行采食野生蘑菇,也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。

图片6.png

二、毒蘑菇认识误区

1.鲜艳的蘑菇有毒,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

错!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。鸡油菌、褶孔牛杆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,美味可口;而灰花纹鹅膏、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,其中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。

图片7.png

鸡油菌(可食)

图片8.png

灰花纹鹅膏(剧毒!!) 裂皮鹅膏(剧毒!!) 亚稀褶红菇(剧毒!!)

2.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

错!有的毒蘑菇的确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,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,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,他们不仅没有毒,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,比如多汁乳菇(俗称奶浆菌)。

3.生蛆、生虫的蘑菇没有毒

错!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。

4.去年在这个地方采的蘑菇吃了没事,今年在这里采的同一蘑菇怎么中毒了?是不是蘑菇变异了

错?曾经有一起中毒,先前在同一地点采的大白鹅膏(可食),后来再去同一地点采的却为欧式鹅膏(剧毒),中毒发生后,流调人员又去同一地点采到了淡红鹅膏(剧毒),都为白色长得很相似,才造成这一惨剧。

温馨提示

1、有毒蘑菇种类繁多,且大多难以辨别。中毒发生多集中在夏秋季。

2、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。

3、不要采食不认识和不能识别的野生蘑菇。

4、不收购、销售野生蘑菇。

5、农村集中聚餐、户外活动就餐不得制作野生蘑菇菜品。

6、餐饮经营单位不得加工、销售野生蘑菇菜品。

7、一旦发现误食应立即采取刺激口咽催吐、洗胃等自救措施,并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。

(道县食安办、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)

来源:道县融媒体中心

作者:道县食安办 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

编辑:何化继

本文为道县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daoxian.rednet.cn/content/2021/04/13/9181056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道县新闻网首页